tzwm's Blog

开始找实习了

15 Apr 2014

这篇真的是拖了整整两周没写,原因是这并不是我很想写的东西,但又觉得需要记录一下,所以动力有点不足。

我之前在犹豫如何下笔,最后还是决定,干脆就记流水账吧,所以这篇会很话唠很无趣很无观赏性很废话,就像这句一样。

这学期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找实习,所以大三下学期以来,前一个月找实习的经历还是算比较多的了。 从结果上来说,前两次电面全部挂掉,然后后面参加过的所有笔试、电面还有面试全部顺利通过,所以我甚至觉得前两次就是给我攒RP的嘛~ 心态上,开始其实就挺没有自信的,前两次电面挂掉以后就更加如此。 但后来一路顺风,心态也就平和下来了,到后面都比较放松了。 整个过程中,我基本上投的都是前端实习,但最后的结果比较逗。 在最后一次电面的时候,我最终是确定了去Success Factors做Ruby Developer。

找工作,首先当然就是简历了。 我简历自我感觉比较满意,比较能体现我的特点吧,毕竟是我迭代了几次的结果。(我始终相信迭代多次产生的东西比想很久很久一次性弄出来的要好。) 其实在去年十月份我就写好了我简历的初版,并且在当时就用git进行了管理,到我后来找到实习的时候,在github上已经有了9个commits。

我的简历纯粹是用Markdown写成,再用Chrome来print成PDF的。 这其实主要是因为我自己偷懒,不想去重新学LaTeX浪费时间,又不想用我觉得很难用(其实就是我自己不会用啦)的Word,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我最熟悉平常用得最多的Markdown。 最后出来的效果其实还是不错的(其实都是靠Chrome那个预览Markdown的插件带的CSS,当然也可以自己写CSS,但我觉得没太多必要)。 其实我简历也被人吐槽过完全没有排版和美化什么的,但我自己觉得比较顺眼符合我的风格就好,至少我也没见我投的哪个公司把我简历刷掉。

我有一份base版的简历,就是囊括了我能写的所有内容的版本。 这个大概有3页左右,然后我后面每次都是根据我要投的职位来重新从里面挑内容出来再单独排版一份一页整的版本。 这份总的版本里面,包括了姓名、联系方式、教育经历、所学专业课程(这个我没想过要写的,但当时有家公司要求这一项,我是觉得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义)、英语水品(同前一项)、项目经验(我的核心内容)、技能、获奖情况还有课外活动(这一项我其实完全没用上,没有出现在我任一一个正式的简历版本里面,重要性比较低)。 我的每份单独的简历其实大部分都是相似的,都包括了姓名、联系方式、项目经验还有获奖情况。 其中项目经验和获奖情况都是根据所投职位和公司选部分内容出来。 项目经验我都是差不多的格式,先是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这个项目,然后是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的分工,最后是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用到的学到的技术。 每个项目名都是一个Github链接,这样对方在看电子版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击进去查看。 在项目描述中提到的语言和技术,我都会加粗标识出来,以方便快速过滤。

这样来组装简历也跟我感兴趣的方向比较多有关,我写过后端、前端、Android、Java、算法等,所以大部分的职位我都能去投一投(都不精深 -_-!)。 我纠结真正感兴趣的到底是哪个方向,都花了很久的时间,所以就决定干脆各种方向都投吧,最后就这样组装出了很多份不同的简历出来。 至于英文简历,我就是直接根据我的中文版本改出来的,也不算是纯粹的翻译吧。

附上我写简历主要参考的两篇文章:

  1. 霍炬的老文: 如何做简历
  2. 壳酱的: 又是一个校招的季节:简历

我觉得参考这两篇文章就足够了,完全能折腾出一篇不会被刷的简历了。

然后我就开始找公司来投简历了。 我首先是大致划分了下我心目中的一线和二线企业,比如腾讯、阿里、微软这些算是一线,其次像大众点评这些算二类。 我的目标大概就是冲击一类互联网企业,保守能拿下几个二线互联网企业吧,最后我也大概是这样做的。 因为我3月初就开始投了,那时候校招才陆陆续续开始进行,可以直接投的一线互联网企业并不是很多,所以我那段时间是找内推为主。 因为我不太想去找熟人,所以就直接在内推网上挂简历了,后来看到阿里在内推网上招前端实习,就投了两个。 期间内推网上还有两家公司看中了我的简历来主动联系我的,都直接进行了不短电面。 到3月下旬四月初,各种校招就开始了,我就陆续投了eBay、腾讯、Success Factors等一些公司。

下面是笔试、电面还有面试的回忆。

其实我的第一个电面是寒假的时候。 在大二下的时候投简历报了一个学院跟IBM合作的项目,然后学院一个拖啊拖,就拖到寒假来电面了。 唯一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问题就是,Python中如何安全的使用Dictionaries,也就是如何判断一个key存在于dict中。 当时我确实不太记得了,所以没能答上来。 其实用关键词in或者has_key()都行。现在只能感叹,当时还是太嫩了啊。 这也让我联想到,Python里没有这个key会报异常,但Ruby就会直接返回nil了,所以用起来也是不一样。 这次电面正好当时放假在家,面完以后也没什么感觉,然后也就这样没有后续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电面都是阿里的内推,应聘的前端职位。 第一次是在刚开学两三周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对于前端知识其实真的是一点都不熟悉,纯粹是属于硬着头皮上,然后就面挂了。 电面的这个人先是问为什么会想投前端的职位,我就大概谈了下对前端还有UX比较有兴趣什么的。 然后就开始技术问题了。 我还记得的就是两道,一个是问为什么可以连续的一个方法点方法点方法这样,很简单就是前一个方法返回了Object嘛。 然后还问了前端中class的优先级问题,这个我没能回答上来。 最后这个人让我多去看看《Javascript权威指南》之类的书。 后面一次是淘宝电面,持续了有差不多一个小时,说得我口干舌燥。 但具体问了什么技术问题,我还真的不记得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问了我的项目经验后,问我其中一个项目上线没有,如果要推广怎么做到一个月内1K的交易量。 这个我答了很久,对方都不满意。然后聊到了学校有没有工作室之类的,我说我们这只有俱乐部。 他就大肆赞扬了下武汉那边大学的工作室,可以专门搞前端接外包什么的,其实我们也有接外包嘛。 最后很尴尬的是,他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我说没了,因为我确实懒得跟他聊了,他就呵呵笑了几声…… 后来发现所有面试最后一题都是“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就请教了朋友怎么回答,自此形成我自己的公式,每次都答“如果我能成功通过面试去你们那入职,能做些什么呢”。

第四、五次是两家在内推网上看到我简历主动找我的,我把他们排到心中互联网二线企业行列,产品都是听说过的。 第一家先是一个工程师跟我邮件聊了很久,然后HR来约了电面,电面过了以后,要我去杭州面试,我那时候觉得我面试经验已经刷满而且懒得跑,就没去了。 电面的时候,很多时间都是他在介绍他们公司,没问我太多技术问题,或者是我印象不深不记得了。 虽然最后没去这家,但我对这位工程师印象极好,因为他应该是这么多面试官中唯一看了我Github的,而且也看出我头像是SAI,邮件聊得也很开心。 后来知道我不去面试了,还跟我说哪时候想去杭州了,可以再联系他。 后面这家也是杭州的公司,只用了一轮电面,HR就通知我暑期去实习了。 电面的过程主要也是问了我的项目经验,同样也问了我那个项目为什么没有好好运作推广。 让我还有印象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关于分布式相关的,因为那家公司是做云存储的,所以我想问这种问题也不奇怪。 当时问的是,多台服务器,怎么存session比较好,要能够保持同步。 我确实对分布式没什么了解,当时也被他后面这个同步带进去了,所以回答错了,其实只要拿一台机子专门存session就好了。 其实面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因为之前两次阿里的面试挂掉,所以补了一两周的JS了,而且看完了一本Node.js的书,也写了个JS的小项目,所以当时对Node.js兴趣非常高。 而这家公司基本上都是用的Node.js,所以我非常有兴趣去,但后来因为有了更好的在上海的实习,所以就打算放弃了。

接下来两次都是在校内参加的,基本属于积累经验。 首先是一个没听过的企业,而且主要是要Java的,所以我是完全没兴趣,只是去玩玩。 首先笔试就很搞笑,全是Java的题,我基本靠直觉答的,然后这样也过了(最逗的是,坐我边上的同学全是抄的我的,但没有过)。 然后就顺便去面试了,上去我就跟面试的人说,我不喜欢Java,比较偏爱于脚本语言,然后分析了下两种语言的优劣,也说了我不怎么会Java的那些框架。 但最后我还是莫名其妙的就这样过了面试。 后面又去参加了eBay的笔试,之前没有投简历,算是直接去霸的笔试吧。 当时感觉情况挺糟糕的,前面的智力题本身很多就不会做,而且是有些题也因为英语的问题没看懂,只能保证后面五道C++的题做得还行。 笔试完,听学长说题目很简单啊,当时就被打击到了。但结果其实还不错,直接给我发了面试邀请的邮件,而且听说收到邮件的人也挺少的,我所知道的也就四个。 后来因为确定去另一家公司了,就没去eBay面试。 其实,如果不是在其它公司很难得的能拿到了Ruby的实习offer,可能我就去努力争取进eBay了(因为学长学姐们都说eBay好~)。

我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次笔试面试也就是我最终确定的Success Factors了。 其实之前就因为各种原因对SF有所了解。 大一的时候,我的计算机基础课是当时SF的一个高管,袁弘上的课,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区别于正常的无聊的计算机基础课。 袁弘讲的是Linux、Vim之类的东西,非常对我的胃口。 而且在当时上课的那段时间内,SF也刚好被SAP收购,是11年当时全球最大的几综收购案之一吧,所以印象比较深。 在大二的时候,学院有组织去SF参观,当时SF的位置还是在陆家嘴那边(被SAP收购以后,已经搬到张江了)。 参观的那个下午很有意思,而且感觉整个公司氛围很好,几个manager给我的第一印象也都很nice,所以当时就很想进这家公司。 但当时觉得进去挺有难度的,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英语很烂,其次是对自己没什么信心。

总之,这次SF来宣讲会,我就很积极的跑去参加了,最让我兴奋的是,它还招Ruby Developer的实习生,跟我的喜好很相符。 宣讲会结束后就是现场笔试,题目根据申请的方向,分了Java、前端、Android\iOS还有QA之类的,最后是Unix下脚本相关的两道题。 拿到题目的第一时间,我就在狂翻找Ruby的题目,但很可惜没有,最后他们让我做最后的两道脚本相关的题目。 题目大概还能回想起来一些。 最后两道脚本题,一道是输出一个文件的第十行,另一道是输出菲波那切数列的某一项。 因为我感觉时间有多, 我最后一题就用Python和Ruby各写了一遍。因为就这两道题,时间有多,我就顺便刷了前面的前端的题目。 有问几个HTTP状态码的含义,解释MVC,解释并且画出盒子模型,用两种方法显示和隐藏一个元素,给一段描述用CSS写出来…… 在交卷的时候,要在另一张表上勾选要申请的职位,我惊讶的发现居然没有Ruby Developer,但宣讲的时候又是有的。 最后我很无奈的勾选了前端,然后又在边上写上了Ruby。

笔试完一个小时左右,就接到电话要我马上过去面试了。 然后,面试的果然是一位前端Manager。 他先是问我怎么没写前面的Java题,因为那是必答的。 我当时还真的不知道那是必答的题以为是其它职位的答的。 我也很惊讶,必答题我都没有写,居然还给了我个A-的笔试成绩(我室友全答了也只有B)。 然后他就问我会不会Java,我说并不是很熟悉,但能写,还写过Android拿了个三等奖。 面试官很好奇的问了我android作品,我就掏出时间给他演示了下。 但这样也没能混过去,他还是要让当场给他回答了那几道Java题,我答的一般般吧,很多都是蒙中的。 比如有道题要解释Hashcode,我之前都没用过,但我看这名字就开始猜了,跟他扯了很多hash的方法之类的,解释了hash表什么的,原理这些也都扯了下,毕竟这些我都还算是熟悉。 感觉他也听得比较满意,我也就这样靠算法知识把Java给混过去了(-_-!)…… 接下来开始正式的前端面。 主要也是根据我答的笔试题来问的,比如问我为什么只写了一种隐藏显示元素的方法,还要我解释下我写的那种方法。 我当时只写了display属性,就解释了block、inline、none这些,应该解释得没什么问题。 至于第二种方法,我跟他说我平常基本上都是用jQuery的hide,所以并不了解。 他也会心一笑,说平常确实是那样做的,就没继续问了。 接下来还要我当场在纸上写了怎样让元素固定在页面底部,因为我刚好上午正在帮同学写这个,所以比较熟悉。 后面就很轻松了,他跟我说他们前端正在进行非常大工程的重构,要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替换成jQuery来重写什么的,并且表示实习生也会直接加入正式的项目中来锻炼。 最后结束的时候,还很正式的起身来跟我握了个手,让我对其好感度直线飙升。 最后很可惜,我没有选择去他的前端部门实习,让我觉得有点对不起他。

当时面了一个多小时,面完以后我就感觉挺好的,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果然没过几天,就接到HR的电话,通知我拿到Offer了。 当时HR电话的时候,问我是否确定要进前端部门实习。 我犹豫了一下,想再试试能否有机会申请到Ruby,HR也很nice的说帮我把简历交个那个部门的Manager然后来再跟我电面一次。 没过多久,另一个Manager的电面就来了。 先是问了我为什么对Ruby感兴趣,我谈了一些Ruby的特性之类的,然后又扯了下我的Rails项目。 好像也没问很多Ruby相关的技术问题,就这样通过了电面,成功拿到了想要的Ruby Developer的实习Offer。 后来HR跟我说,我是他们招的唯一一个Ruby Developer的实习生,也让我觉得挺幸运的。

就这样,我笔试、面试了一个多月的前端,也拿到了几个前端的实习Offer,但最后只是一通电面,我最终就成了Ruby Developer intern,现在想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找实习的这一个月来,一直过得比较充实,自然收获也挺丰富。 最让我欣喜的是,我总算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先是深入学习了前端相关的知识,到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前端这一事实。 我一直就有一点点困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太多了,不知道最后要如何抉择,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也算是先做了一个决定吧。 估计也跟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松本行弘的书,而且刚好写前端写到有点烦有关,说不定我以后又重新恢复兴趣了也说不定。

从确定拿到Offer到现在,这段时间因为放松了下来,也没有很明确的短期目标,所以一直处于很放松的状态,基本上是什么事都没有做,希望能借此文,提醒下自己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